中国人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每个中国孩子都听过两句话,一是捂肚脐,二是趁热吃。趁热吃饭、喝大量热水,几乎是刻在人骨子里的执念。如果几天不吃热食,我就会感到浑身无力。白色食物吃多了,我就怀疑是不是气虚宫寒了。然而,吃热食甚至煮食的习惯,却让中国人不知不觉地离一种顽疾又近了一步。无论是患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我国都是全球食管癌第一大国,其患病率也位居世界前列[1]。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那滚烫的汤,还隐藏在许多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中。全球一半的食管癌患者在中国。什么是食道癌?顾名思义,它是一种起源于食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2]。我们平时关注的是食道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区域的癌症是相当痛苦的。最常见的症状是进食时吞咽困难,严重时甚至无法喝水[3]。在我国,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6位和第4位[3]。特别是从全球范围来看,食管癌发病的地域特征明显,是典型的“亚洲病”。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约有100万人受食管癌影响,其中75%以上在亚洲。其中,我国是全球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1]。近年来,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基数较大,食管癌负担依然严峻。会很重[3]。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根据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我国食管癌患者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中90%以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即食管内鳞状上皮细胞的取消[1][3]。
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食管癌一半以上为食管腺癌,多见于食管下段,主要与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覆盖食管下端的异常上皮柱)、过度人格有关[2]。在全国范围内,食管癌存在很大的性别和地域差异。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食管癌患病率高于女性。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显示,2021年,esop患病率我国肝癌发病率为每10万人38.37例,其中男性每10万人56.20例,几乎是女性患病率的3倍[1]。
从地域上看,城市地区与食管癌也存在明显差异。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城市地区的两倍[4]。近年来,城镇居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农村居民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城镇居民相对拥有更多的医疗资源,更有可能通过筛查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4]。具体到各个地区,食管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附近地区(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泰安、山东济宁、山东菏泽),以及安徽、江苏苏北、四川南充、四川省等。广东汕头、福建等地区的欢盐亭[3]。
从死亡率来看,食管癌标化死亡率最高的省份是江苏,达到每10万21.62例,其次是四川、河南和重庆[5]。西藏、湖南、天津食管癌年龄别死亡率最低,不到江苏的五分之一[5]。很多食道癌都是由“食”引起的。为什么某些地区和人群容易患食道癌?根据现有研究,其原因除了可能的遗传因素外,还来自于特定的生活习惯[6]。 《中国癌症研究杂志》发表的荟萃分析认为,吸烟、饮酒、嚼槟榔、营养摄入不足等都是可能导致食管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6]。
这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食管癌。作为发表在《血液学与肿瘤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中国男性吸烟和饮酒的比例高于女性,吸烟和饮酒会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风险[7]。至于地理分布,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答案就在其中。有些食道癌可能是由“食物”引起的。四川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食管癌可能与高温和辛辣的饮食习惯有关,这可能部分解释了食管癌在川渝地区多发的原因[8]。长期食用高温食物(或饮料)或辛辣食物会对食管黏膜造成反复损伤或刺激,从而导致食管癌[8]。世界卫生组织将65℃以上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9]。别以为我们不会吃65℃的食物,火锅里刚烫好的肉丸温度几乎可以达到90℃。刚煮好的粥如果不冷却十分钟就会超过这个温度[10]。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分析了十种不良饮食习惯与食道癌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有“热食”和“辛辣食物”习惯的人患食道癌的风险分别比其他人高1.9倍和1.5倍[8]。
有些人习惯喝滚烫的汤。尽管它们的嘴已经适应了,但它们脆弱的食道和胃仍然承受着重量。华西医学中心的研究也表明,吃得太用力、吃得太快也容易造成食道损伤。有“硬饮食”(指食用猪胸肉、牛肉干、硬馅饼、未煮熟的蔬菜等难吃食物)和“快餐”习惯的人,患食道癌的风险分别比其他人高2.1倍和1.9倍[8]。但这还不够h 来解释一下太行山、潮汕、闽南等食管癌高发地区的情况。全国各地都喝热水,但这些地区不常见吃辣的菜肴。事实上,看似不相干的地区却有着另一种饮食习惯——吃腌制食品。太行山麓的林州市(今河南省林县)曾是全国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上个世纪,这里的食道癌发病率达到了惊人的每10万人120例。在一些村庄,几乎家家都有食道癌患者。由于缺乏新鲜蔬菜,当地人经常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酸菜。加之农村经济落后、营养不良,营养摄入普遍不足[11][12]。距林州千里之外的广东潮汕在福建闽南,腌制食品也很流行。腌鱼、腌咸菜、腌萝卜干、鱼露……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许多研究表明,腌制食品很可能是这些地区食管癌高发的罪魁祸首[8][13]。由于腌制食品通常需要添加大量盐,后者可能导致食管粘膜被动损伤[8]。另外,食品采摘过程中会产生亚硝胺,容易发霉并滋生“黄曲霉毒素”等物质,这两种物质都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强致癌物[9]。比如,福建沿海的朋友都熟悉鱼露。这种美味的调味品是由腌制的小鱼和小虾制成的。鞣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亚硝胺和黄曲霉毒素。食道癌的风险高于大多数癌症。虽然都是癌症,但发生的风险不同耳鼻喉癌实际上差异很大。甲状腺癌也是很多年轻人患的癌症,发病率很高,但治愈率也相对较高。然而,食管癌是发病率较高、治愈率较低的一类癌症。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统计结果,2019-2021年统计期间,国家年龄标准食管癌五年生存率仅为28.8%,低于胃癌和结直肠癌,也低于所有癌症的平均水平(45.9%)[14]。
在我国十大常见癌症中,食管癌的五年生存率仅高于肝癌、肺癌和“癌王”胰腺癌[14]。这并不是因为食管癌特别难治疗,而是因为很难及时发现早期病变。早期食管癌非常难以预测,并且没有特别常见的症状。中号有的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才来医院,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等障碍,从而错过了根治性手术的最佳时机。虽然有些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食管癌变部分,但术后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15]。事实上,如果能够及早发现癌症,食道癌相对来说就不那么可怕了。山东大学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指出,早期食管癌患者经内镜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且损伤小,预后良好[16]。因此,对于食管癌高危人群来说,为了避免最坏的结局,定期接受内镜检查,做到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食管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卫健委建议,45岁及以上符合一定条件的高危人群,如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地区或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的人群,可每五年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15]。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家族史、食管炎等疾病,则无需过于紧张。只要注意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尤其是少吃热性、高盐、腌制食品。 食物比较 例如,吃刚从烤箱里出来的热食时,可以先静置一段时间,再慢慢吞咽。如果吃了烫伤口腔的食物,应直接吐掉,以免烫伤食道和胃。下次当你的朋友不舒服的时候,不要只是说喝更热的水,而是说喝更热的水。本文的科学质量由病理与分子硕士吴立庆审稿ar 医学,女王大学。参考文献:[1] 全球疾病负担协作网络。 (2022)。 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GBD 2021) 结果。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 (IHME)。 2025 年 10 月 10 日检索自 https://vizhub.healthdata.org/gbd-results/.AVE2] 李兆深、王贵琪、马丹、杨帆、廖专和王洛伟。 (2015)。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内镜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2014年,北京)。中华实用内科杂志, 35(4), 320-337。 [3]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4] 陈R.、郑R.、张S.、王S.、孙K.、曾红.、……&何J. (2023)。中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模式和趋势:基于癌症登记数据的分析。 《国家癌症中心杂志》,3 (1), 21-27。 [5] 焦云、王天、付丽、高云、程志、辛丽、……、娃ng,L.(2025)。 2008-2021 年中国食管癌死亡率的趋势、模式和危险因素:国家死亡率监测系统分析。高级研究杂志。 [6] 李静,徐静,郑云,高云,何胜,李慧,……&何静(2021)。食管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筛查。中国癌症研究杂志, 33 (5), 535. [7] Yang, S., Lin, S., Li, N., Deng, Y., Wang, M., Xiang, D., ... & Dai, Z. (2020)。 1990-2017年中国食管癌负担、趋势及危险因素:最新概况及与日本、韩国的比较。血液学与肿瘤学杂志,13(1),146。 [8]冉进军,韩乐飞,...&刘巧兰。 (2014)。食管癌饮食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中国慢性病防治,22(6),644-647。 [9]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2025)。 IARC 关于人类致癌危害鉴定的专着:分类列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已检索 12025 年 10 月 0 日,来自 https://monographs.iarc.who.int/list-of-classifications.AVE10] 静一童。 (2020)。研究表明65℃以上的热茶有致癌风险,所以喝它的食物有100种。 2025 年 10 月 10 日检索自 https://mp.weixin.qq.com/s/wlcupjg4xxgk0tksosbaow.AVE11] 王立东、张晓千、……& 高社千。 (2025)。河南省林县食管癌现场防治遗传研究的历史、经验、机遇与挑战癌症防治,52(4), 251. [12] 杨健,高进,朱丽萍,高长江,温世军,朱庆深,... & 张俊才。 (1974)。临县食管癌户酸菜中白地霉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Ⅰ、白地霉对小鼠致病性观察。癌症预防和治疗,2 (3), 15-19。 [13]徐荣生,段云,梅艳,赵立伟。 (2019)。食管癌食管癌高发地区居民癌症认知及饮食偏好分析华南预防医学,45(4),305-308。 [14] 曾红、郑瑞、孙凯、周明、王胜、李丽、……&何静(2024)。 2019-2021年中国癌症生存统计:一项多中心、基于人群的研究。 《国家癌症中心杂志》,4 (3), 203-213。 [15]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食管癌筛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计划。 2025 年 10 月 10 日检索自 https://www.ddzxhospital.com/library/up_f/file/20241205/202412051450276617.pdf.AVE16] 顾建华、张楠和王家林。 (2018)。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评价。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5(11),82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