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开玩笑:特朗普干一辈子,这对中国科研

今年6月,当35岁的美国纽约人史蒂芬·弗格森走进深圳的一间会议室时,他惊讶地发现,来自中国顶尖科学机构中国科学院的50名代表热切地想听他分享在这里工作的经历。这些代表希望创造一流的研究环境,并希望从弗格森那里得到有用的建议。弗格森此前只去过中国,但在2023年被招募到中国担任生物学研究员。弗格森认为,代表们愿意倾听“一个普通美国人”的声音,这一点很重要。 “我觉得我处在一个真正促进科学发展的环境中,科学不断发展并吸引了大量人才,”他说。 “他们很容易说‘是’。”因此,弗格森并不是唯一接受邀请的美国科学家。 “为什么特朗普削减科研经费是一个11月6日,《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削减资助、限制移民,美国学者一一逃离美国。同时,中国吸引人才来到美国,尤其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个字母)领域。一位美国学者提到,他在中国访问和工作时,听到有人开玩笑:“我们希望特朗普永远是美国的总统”。 “美国,因为对中国科学来说是最好的事情。”中国学者在美国的科研领域分布,STEM占主要比例(《华盛顿邮报》图)文章指出,近十年来,许多学者,特别是有中国家庭背景的学者,跨越太平洋,从美国逃到了中国。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趋势。他削减了数十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削减了对美国一些顶尖大学的资助,撤销了国际学生签证,并大幅提高了高技能 H-1B 签证的费用。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就有约50名终身或准终身教授回国。自2011年以来,已有超过850名iscollar离开美国。数据还显示,超过70%的力美学者从事STEM领域,其中工程和生命科学领域流失最为显着。两国科学家一致认为,这种科技人才转移将对全球科研生态系统和中美科技竞争产生重大影响,削弱美国的竞争优势。下一代疫苗或人工智能模型更有可能来自中国。吉米·古德里奇 (Jimmy Goodrich) 学者加州大学教授表示:“美国对科学越来越持怀疑态度……而在中国,科学被视为推进国家未来的关键解决方案。”文章透露,美国科学研究经费的削减以及对中国科学家的严厉评价,加强了中国吸引顶尖人才、巩固其全球科学中心地位的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永胜指出:“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最终掌握了世界的未来。” 《华盛顿邮报》指出,尽管美国作为长期的全球科学研究中心仍然具有吸引力,但中国正在迅速追赶。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统计,20年前,美国的研发支出几乎是中国的四倍;但到 2023 年,政府和私营部门的研发支出总额将达到9560亿美元,略高于中国的9170亿美元。在科研支出方面,中国得到(《华盛顿邮报》图文)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激励和爱国主义正在吸引中国科学家返回中国。但与此同时,一些人觉得美国政府正在积极疏远科学家。 2018年,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推出了致命的“中国行动计划”。几年后,美国的非裔学者十分忧心忡忡,如履薄冰。哈佛医学院免疫学家乔纳森·卡根回忆,今年5月他在苏州参加会议时,甚至听到有人嘲笑:“我们希望特朗普永远当美国总统,因为这对中国科学来说是最好的事情。”查尔斯·利伯(左二)于今年4月正式加入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美国排斥,中国吸引ts。在推拉中,受到影响的不只是具有华裔家庭背景的科学家。例如,哈佛大学纳米科学家、国际纳米技术领军人物之一查尔斯·利伯,就因“中国行动计划”而被美国政府起诉。今年4月,他加盟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全职教师。文章称,深圳是中国主要的科学野心。深圳从一个渔村变成了科技大都市,以其先进的研究设施和不断扩大的大学校园以及靠近华为等创新公司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欧阳正表示,深圳是教育和切削产业的“交汇点”和“新机产业”。老师的目标是为这台发动机提供动力并继续吸引许多具有海外经验的学者。据介绍,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约80%的教师有海外教学或研究经历。来源 |观察者网